3)第160章 第 160 章_我力能扛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叁鹰便躬身告退。

  东南角上的那盏灯又黯了,太子摸黑辨位,走回书架前,把翻了一晚的那本史籍放回去了书脊上写着永徽二十四年纪事。

  那一年,是祖爷爷在位的最后一年。

  年老的皇帝政务清闲,四十不惑以后没什么大功大过,那一年同样没做什么打紧的事,前半本史册就写得乏善可陈。

  直到时年八月,皇爷爷带着嫔妃去承德避了避暑,遇上了四皇叔造反,二弟亲手斩了四皇叔,京城中抄了几户人家,午门前血浸石砖,罪名为谋逆。

  这么大的事,竟然只记了寥寥一页,仿佛藏了个见不得光的秘密。

  天幕黑沉,而与此同时,工部造放映机的鲁班匠人收了尾。

  所用的影屏越来越大,最后甚至拉了面三丈长的白布,支开放院子里,他们在测试最远观看距离。

  一排排机器挨个放到光源前试播,幕布上每一段动画全流转顺畅,没有卡带和缺帧。

  “奇啦”鲁师父叫了一声“我这昏花老眼站在二十步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,又是正反两面都能看的,演一场能坐下百人。等到了各府城,一天起码能叫千八百人看上。”

  徐先生不吝称赞,一叠声叫了好几声好“当真是不世出的奇物,诸位劳苦功高,回头我必在太子面前给诸位请功”

  “多谢先生。”

  匠人们寒暄着,一群工部小吏奔走其中,细致地在每台放映机底座盖上了方方正正的红泥戳。

  平平无奇的小篆字,却是天下绝无人敢仿的印章那是文帝的年号,将来会作为帝王的功绩载入史册,好叫圣明君主青史留名。

  至于发明人和造作者,能在史书上蹭个一隅,留下个鄙薄的贱讳,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。

  翰林观礼的队伍有十余人,都抓紧最后一晚上学习这万景屏风的使用方法、注意事项,一边记录着这一奇物的外形尺寸等等细节,再编入天工造物中整理成文。

  谁也没注意到他们后边还混了个影卫,仗着个子高,探着脑袋瞅人家翰林学士写的锦绣词儿,这边抄一句、那边偷俩词的。

  可惜天太黑,这群文化人写得佶屈聱牙的,恨不得用遍字典上所有生僻字,好多字的笔顺都看不清。

  影卫黑着脸放弃了,扎了个马步写了个精简版本。

  时有异人唐氏女,造放映机好看至极,精妙至极

  初版三十台万景屏,成于天宝七年九月十七夜,由十几位翰林学士各领专差、武略将军随行护送,走军驿送往各省。

  国史馆大门合拢、工部九月大事纪笔成的那一刻。

  相隔三里地的西市上,唐荼荼冷不丁地咬着了舌头,疼得嘶了一声。

  她忽有所感地望向东边。几道钟声,自街口的报时楼顶上送出,嗡嗡嗡,拖着长长的余音连响了五声。

  唐荼荼住筷听了片刻,这分明是她每天都听得到的戌时钟,却好像跟平常有哪里不一样了。

  钟声穿透力强,敲得她一下子耳清目明,缠在她身上多日的、那种冷不丁叫她恍惚一下,甚至左脚绊右脚的滞涩感不见了。

  这钟声似五根长钉,钉入她印堂和四肢,将她牢牢实实地楔在这个时代。

  唐荼荼只疼了很短的一瞬,之后,大片沉甸甸的踏实感涌来,像浮萍从此有了根,深深扎进泥土里,诸事尘埃落定。

  “荼荼怎么啦,这鱼不好吃还是鱼鳞没刮干净呐”华姥爷问。

  “没事。”唐荼荼笑起来“忽然头不晕眼不花了,姥爷这儿的饭真好吃。”

  “那可不”华姥爷笑得合不拢嘴,吩咐厨娘再给她加俩菜。

  “姥爷这儿的厨子是你娘花了大价请回来的,一个月十几两银子供着你娘没个长性,说风就是雨的,瞧人家酒楼年年赚大钱,她也打算开个酒楼玩儿,那不是胡闹嘛”

  老人家话密,说着说着就跑偏了,又笑眯眯收回话来,给荼荼舀了碗老鸭汤。

  “乖孙多补补,补补就不生病了喔。”

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,书架与电脑版同步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gzz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